2022年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 CDIIF由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上海工業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四川鵬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舉辦,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10月19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區福州路東段88號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900家。
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CDIIF(成都工博會,成都工業展,CDIIF)得益于人工智能、5G以及邊緣計算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的現實應用,由此孕育而生。未來工業正穩步邁向大規模柔性生產、全流程透明生產、分布式生產、智能自動生產。從產品設計、制造到運輸、服務,全球產業鏈將被重塑。得益于成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制造產業的戰略核心區。
2022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將于10月19日-21日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作為成都工博會旗下七大主題展之一的機器人展區,中國機器人產業鏈上中下游知名代表企業組成的“機器人天團”首度重磅亮相西南市場,通過精品化打造呈現給當地市場最新的機器人行業生態圈。
位于14展廳的機器人展區內,以機器人為核心的各類前沿產品、技術、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應有盡有,包括行業熱門的人機協作機器人及其應用,SCARA機器人及其應用,智慧物流板塊的移動機器人及其應用,由國產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核心關節技術——減速機,服務和特種機器人中的四足機械狗、消殺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及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等。整體解決方案應用橫跨工業、農業、醫療業、食品業、服裝業等眾多領域。
展會評價圖:
展品范圍:
工業自動化展區: 驅動系統及零部件、機械基礎設施、感應技術、控制系統、工業用計算機設備、工業自動化軟件、借口技術與能源供應、低電壓開關裝置、人機界面裝置、工業通訊、教育與培訓、流體動力
機器人展區: 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控制器、3C制造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協作機器人
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區: 檢測、工具、量具、夾具、自動化與機器人、軟件及系統、金屬成形工藝、技術切削工藝、增材制造
新材料展區: 硅酸鹽、新材料工藝、石墨烯、智能纖維、稀土、電力裝備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材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用材料、航空航天裝備材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材料、產業園區、投資基金、
信息技術展區: 新型平板顯示、數字化工廠、工業互聯網
節能與工業配套展區: 軟管及其他配套產品、整流器和電感器、微特電機及組件、泵及真空設備、通風設備、過濾器及管路等、干燥機
搭建商介紹:
上海信可威展覽展示服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覽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展陳工程設計施工一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專項乙級、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專業承包貳級等多個資質。
公司秉承“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互動高效的工作方式個性的創意設計理念和專業化服務”的經營理念 ,歷經18年的努力,信可威已經發展成為業內的知名企業,包括美的、賽為、國家電網、貴州醫科大學、卡士,名家匯等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在通信、IT、汽車、房地產、服裝、金融、 醫藥、物流、安防、廣電、建材等眾多行業的著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2019年是祖國母親70周年國慶,國慶期間,云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在怒江州檔案館建成,并一直對外開放,云南怒江傈僳族歷史展廳的建成彰顯傈僳族歷史的文化價值。通過參觀傈僳族歷史展廳更好的彰顯時代的特點和歷史文化長河,才能夠讓更多參加展覽的人士,從展廳設計之中體會到獨特的歷史韻味。

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即“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是一座占地面積443平方米、四進深院落式的平房,也是一座頗具嶺南民居特色的青磚大屋建筑。它坐北向南,占地五百余平方米。其中前三進之間建有天井.而第三進與第四進之問隔著一條走巷,巷的東端有一扇小門通向小東營。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廣州近代史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博物館。1957年籌建,1959年建成開館。該館館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間大廳、繞以回廊、兩層圓頂的建筑。它原是清末廣東咨議局。辛亥革命后,廣東人民在這里召開大會,宣布反清獨立。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這里舉行宣誓就職典禮。1925年9月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毛澤東主編《政治周報》時在這里辦公,譚延闿、李富春主辦的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和何香凝主辦的中國國民黨婦女運動講習所在這里上課。它是大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革命舊址。

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25個典型案例之一——龍崗區寶龍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開門迎客。

簡介: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屬下的嶺南會展覽館,位于風景秀麗的廣州市二沙島上,宛如鑲嵌于翡翠上的一顆寶石,在奔流不息的珠江之畔熠熠生輝。

原定于2020年1月1日上線的“南通農業扶貧館”提前于19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標志著我市政府采購助力脫貧攻堅政策的正式落地,將極大地促進和方便單位工會和食堂組織支持脫貧攻堅采購。據了解,當天,位于鳳凰文化廣場6樓的南通農業扶貧館實體展廳也同步對外開放。

展臺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通常會早于展會正式開幕時間。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官方文件詳細列出具體的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但根據過往展會的慣例,設計搭建時間一般會提前3-5天開始。因此,預計設計搭建和報館時間可能在2025年8月3日至5日左右。

大元帥府舊址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元帥府舊址為依托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是依托廣州大元帥府舊址籌建的舊址類紀念館,廣州大元帥府舊址的前身是興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的廣東士敏土(水泥)廠辦公樓,因孫中山民國六年(1917年)和民國十二年(1923年)兩次在這里建立革命政權而得名,為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