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簡稱“上海工博會”)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工業盛會,將于2024年9月24日至2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屆工博會以“新質領航 數字賦能”為主題,聚焦新工業新經濟,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旨在打造國際化、開放性、高水平的全球產業合作交流平臺。展會涵蓋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工業自動化展、節能與工業配套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智慧能源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展、機器人展、科技創新展、新材料產業展等九大專業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
展臺設計搭建趨勢
1. 數字化與智能化融合:隨著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與智能化成為展臺設計搭建的重要趨勢。參展商紛紛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集展示、互動、體驗于一體的智能化展臺。例如,西門子、ABB等知名企業將展示其最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智能產品,通過裸眼3D技術、LED屏幕、展板展覽、線上直播等多種形式,為觀眾提供沉浸式觀展體驗。3. 創新與個性化定制:為了在眾多參展商中脫穎而出,許多企業選擇進行展臺創新設計與個性化定制。通過獨特的造型、色彩搭配、燈光效果等,展現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內涵。同時,根據展品特點和展示需求,定制化的展臺設計能夠更好地突出展品亮點,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
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2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該展是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有關要求,創新革命文物傳播方式,在匯集全國有關革命文物圖片資料基礎上,精選制作的一次革命文物專題展覽。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提前規劃好展位設計圖,與搭建商溝通確認細節。(推薦信可威展位設計布置)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
信可威擁有一支專業的設計團隊,能夠結合品牌特色與展會主題,設計出具有吸引力和創新性的展臺。其設計理念注重“科技+藝術”,通過模塊化智能展具和可持續材料應用,既滿足環保要求,又能實現高效展位搭建。
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確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自2020年5月19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2025年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聯展(ProPak & FoodPack China 2025),聚焦食品包裝機械、材料、設計及加工技術,涵蓋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主題。
廣州廣播博物館收集了許多廣播發射、制作、接收等的廣播器材文物,還保存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館內亦設有觀眾體驗區,大家透過一個微型電臺模型,根據燈箱的變化模擬聲音的發射、接收的全過程,直觀感受電臺的工作原理。有興趣者還可以試著做一下節目,一個做節目,一個拿著收音機,馬上感受做廣播的樂趣!
亞運會亞殘會博物館館內展示面積2500多平方米,亞殘運圣火廣場面積1500多平方米,展出珍貴藏品、圖片、影像資料2000多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