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展廳的出現帶來了創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也可以教學使用,近日,8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同行者社工開展了“長沙記憶——走進馬王堆”傳統文化宣傳活動,邀請了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通過云展廳,創新的向轄區內30多名青少年傳播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
長沙馬王堆全景展廳
馬王堆漢墓作為長沙標志性的大型考古發現,也是長沙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被許多長沙人所熟知。活動通過帶領小朋友們瀏覽湖南省博物館網上展廳,再結合社工老師的講解,“辛追女尸”“素紗襌衣”“T型帛畫”等充滿神秘和藝術氣息的文物被一一呈現出來,古代的優秀文化經由這些文物載體,跨越時空來到了我們的面前,將過去與未來聯結在一起。
通過參觀網絡展廳,通過沉浸式、互動性的體驗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讓文物的“活起來”,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把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重新激活了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引導青少年們帶來了一種更為便利的學習方式。
原標題:《探秘“云”展廳 傳播傳統文化》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延伸閱讀:湖南省博物館《專注云端課程資源研發,優化館校合作教學模式》

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一場以“鄱陽湖畔戰‘貧歌’”為主題的脫貧攻堅成就展覽亮相都昌縣。都昌縣脫貧攻堅成就展館自10月17日開館以來,許多市民群眾前往參觀學習,大家紛紛為都昌縣近年來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點贊。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針對黃河,近日,德州黃河河務局籌建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廳”在9月17日在齊河正式揭牌,該局的展廳也成為齊河新的文化地標。像以“黃河”主題這種類型的文化展廳,對于普及黃河流域的文化知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選擇專業的展臺搭建服務商至關重要。他們不僅具備豐富的設計經驗,還能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創意設計、施工搭建和現場維護。例如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作為專業的展臺搭建商,為眾多國內外企業提供過高質量的服務。

2022年北京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CRFE由環宇餐創展覽集團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4月8日舉辦,展會地點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預計展覽面積達到20000平米,觀眾數量達到8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300家。

打造不閉館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題展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數字展館正式上線,即日起,觀眾登錄武漢革命博物館官網,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走過的偉大足跡。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位于廣州市沿江西路29號、粵海關舊址“大鐘樓”內。博物館接收、保管來自全國的藏品六千多件,目前展出近千件,其中包括1878年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牌匾、毛主席親筆簽發的新中國第一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的任命書等珍貴的文物。以珍貴的實物和翔實的史料,綜合運用傳統陳列方式和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國海關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

2024年廣東展會搭建行業的最新動態可謂豐富多樣,不僅體現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展示了廣東在會展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以下將從多個方面詳細探討這一行業的最新動態。

近日有這樣一則新聞,5月16日,“周末趕集”公益活動在黔東南黎平縣生態農產品展銷中心如期舉行,前來購物的群眾絡繹不絕,別具黎平特色的生態農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在黔東南黎平縣生態農產品展銷中心的出現,發展當地生態農產品經濟。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州市越秀公園打造的全國首個城市公園展覽館——廣州城市公園展覽館正式開館。越秀公園還同時推出了兩場主題展——“廣州城市公園展覽”以及“粵見名園,四地聯展”歷史名園相約越秀山展覽,免費對外開放。市民可請登錄“廣州市越秀公園”微信公眾號點擊“門票預約”,按系統提示預約電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