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化工展覽會”(簡稱:西部化工展,重慶化工展,亞洲化工展,中國化工展)作為西部地區化工行業專業性展會,以“高端?智能?安全?環?!睘橹黝},獨立分區展示化工新材料、基礎化工原料、智能化工技術及裝備、化工環保技術及裝備、化工安全技術及裝備等。并邀請來自化工產品及裝備生產企業、貿易商、政府、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行業學會和協會的專家、學者、媒體機構等到場參觀、洽談并進行專題論壇和講座,通過展覽展示、投資洽談、技術研討、信息傳播等方式,搭建化工產品、裝備和技術供需交流合作的平臺,助力西部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巨頭企業跨界進軍化工領域,比如聯想,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紛紛布局化工新材料,為新一輪的化工風口布局。由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重慶市化工節能與防腐蝕協會、重慶市新材料產業聯合會、重慶市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重慶國展展覽有限公司聯合西部化工行業學會/協會共同打造的第四屆西部化工展將于10月14-16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同期召開2021中國西部化工產業發展大會。為各化工企業提供一個最新資訊、最新市場動態、新需求的平臺!
2021西部化工展整合化工新材料及原料、化工裝備及自動化、智能化工、化工節能環保設備及工程、化工安全技術裝備、化工節能環保設備及工程、泵閥管道展示交流區組成產業優勢資源聯合參展,達到發揮優勢互補,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效果。參展企業包括重慶化醫集團、云天化集團、三峽油漆、唐工閥門、聯新閥門、太科閥門、米多智能、一和攪拌、澤一真空、華創測控、鼎晉鋼業、青銳達不銹鋼等化工各領域企業。
為加強展示與觀眾的交流,展會現場還將舉行2021中國西部化工產業發展大會,并邀請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劉作華、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伍繼浩、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副總經理王小毛、華為公司業務發展總監王昊遠、華峰集團副總經理徐淑媛、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曾慶文等20余場專家學者將在大會作專題報告,聚集行業熱點話題,會議圍繞智能、減碳、綠色、化工新材料等熱門主題深入探討解讀國內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涂料工業協會官方報道:由于近期國內多個地區新增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為積極響應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嘉賓、參展商和觀眾的安全與健康,保證展會效果,根據疫情防疫要求,原定于2021年10月8日-1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涂料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涂料展覽會”將延期至2022年8月舉辦。請知悉!
中國移動發布《5G垂直行業應用白皮書》,深入解析5G賦能V2X自動駕駛、飛聯網、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智慧校園、城市綜合治理、高清行業視頻等8大垂直行業應用,探索5G時代各行業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發展趨勢。
從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下簡稱“世茂海絲館”)開館宣傳“吹風會”上獲悉,博物館將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博物館將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2022年上海國際燈光音響及智慧數字多媒體展覽會Entertainment Design由聞信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2月23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4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4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1200家。
第29屆深圳禮品家居展展期從10月21至24日,共為期4天。展會將深挖禮品行業巨大市場潛力,拓展國內行業經濟提質增效發展空間,未來將攜手禮業人持續締造高品質、高效率、高性價比、高口碑等優勢,共同推動禮品經濟穩步高質量發展。
羅湖美術館是羅湖區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前身為“羅湖創意文化廣場”,建成于2007年,2017年2月,美術館正式作為政府公益性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場館分為展館和戶外廣場兩部分,占地面積8698㎡,建筑面積3848㎡。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廳6個,學術報告廳1個。主要開展各類展覽、公共教育、藝術收藏和學術研究等活動。常設品牌活動有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深圳國際攝影周、“雙城墨韻”書法聯展、“美的熏陶”系列公教活動等。
通過精心設計和搭建展位,企業不僅能夠提升品牌形象,還能與觀眾建立更緊密的聯系。信可威展會設計搭建公司憑借其專業能力和服務優勢,能夠為參展商提供高效、優質的展位設計及搭建服務,助力企業在展會上脫穎而出
近日,設于寧波奉化區檢察院的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對外投入試運行以來,不斷有社會各界人士預約參觀。寧波奉化區檢察院依托“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創建的“6+”普法模式獲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普法模式分別為“基地+網上展廳”、“基地+蔚藍普法宣講團”、“基地+檢察官說法”、“基地+法治課堂”、“基地+模擬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時,在設備完善的實體展廳基礎上,該基地還建有全仿真立體的線上模擬展廳,并創造性地使用推廣“6+”普法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針對不同普法條件和不同普法對象,采用最合適的普法模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普法宣傳的接受度和認知度。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